梆子奏响,千年古韵开新篇;
传承接力,一方戏脉永绵延。
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戏曲文化,继承创新梆子戏艺术,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活力。山西梆子戏传承基地于2025年3月30日在音乐舞蹈楼301教室举办“三晋声腔传承坊”开班仪式,并开启了第一节教学课程。来自戏剧、生科、化材等专业的30余名青年学子齐聚一堂,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与青年教师的共同引领下,开启了一场传统声腔艺术与现代青春激情的碰撞之旅。
姜亚平老师在开班仪式中强调,“梆子戏是山西的文化根脉,传承坊不仅要‘传技’,更要‘传魂’,让年轻人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主力军。”仪式上,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付增芝老师和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实验团二级演员代兵老师对传承班学员给予期待和寄语,付老师对后续课程做出安排。
本次课程以深入传授戏曲艺术,发扬戏曲文化精髓为目标,采用“双师教学”模式,唱腔与身段同时教学。代兵老师详细讲解了戏曲基本功手、眼、身、法、步的教学,以及形体、功架等训练。付增芝老师则手持木质梆子,随节奏击打欣赏与教唱了戏歌《人面桃花》。此外,为更直观体会戏曲演员的身段以及功力,付老师以《孙悟空斗罗汉》为例,带领同学们进行赏析交流。
教室外春意渐浓,教室内梆声清越。当青年学子与百年声腔相遇,非遗传承的故事正在书写新的篇章——这不仅是技艺的传递,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同学们高涨的学习热情在梆声中愈发强烈, 期待在未来的学习中共同进步,为梆子戏的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图文:姜亚平